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影视文章 > 正文

女性的友谊地久天长(女性之间的友谊可以多深)

zaotaoge 2025-07-28 01:13 1 浏览

作者:曲鹏

八卦、虚伪、争风吃醋,无数宫斗剧塑造了人们关于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,让人不禁怀疑女人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。而在历史文献中,在文字被男性掌控的时代里,人们也难以看到记录女性友谊的文字。直到女性拥有了获得知识的权利,她们之间的友谊才通过书信和文学创作,生动地呈现出来。女性情谊究竟如何确立,并从幕后走向台前逐渐成为主流的交际语境?

在交往了三十多年的好友病逝后,这个话题引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“女性与性别研究所”资深研究者玛丽莲·亚隆的关注与反思,并与另一位好友德蕾莎·多诺万·布朗合作完成了这本《闺蜜:女性情谊的历史》,回顾西方世界女性友谊的发展历史,从被忽视、漠视、歧视到今天被正视、重视,女性友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——这份情谊,其实是坚如磐石且弥足珍贵的。

男性代言友谊的时代

在玛丽莲·亚隆看来,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600年的两千多年的西方历史里,男性垄断了写作,几乎所有关于友谊的文献都与男性有关,“男性才是友谊的代言人”。在古希腊名为“会饮”的酒会上,男人们还会热情而严肃地谈论关于友谊的话题。

在亚里士多德以男性为中心的论断中,“一个灵魂寄居在两个身体里”的关系是一种完美而理想的友谊。他坚信有男性朋友的男人才能获得个人幸福,社会由男性之间的友谊维系。

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哲学家普鲁塔克甚至说:“妻子不应该有自己的朋友,应该和丈夫拥有共同的朋友。”

事实上,中世纪时,超越家庭的女性友谊就已经在修道院这样的场所中出现了。离开了家庭圈子的修女可以学习拉丁文用以写作,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信件、回忆录,我们才得以看到她们之间相互依赖建立起的深厚的情感,哪怕在年龄或者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差异。

能够做修女的女性毕竟是少数,她们的友谊与她们一起被封闭在修道院的高墙之内,因而欧洲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对女性友谊的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印象。修道院之外,友谊的故事依然由男性撰写,也只关注男性主题,人们对女性的友谊持怀疑或否定态度。16世纪的法国作家蒙田甚至断定:女人的灵魂不够坚强,承受不了友谊这种“紧密且持久”的亲密关系。

而就在蒙田还在世时,女性友谊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。英国城里富裕人家的妻子,在经过丈夫许可之后,可以出门“拜访朋友,结伴同行,和同一阶层的人及她们的邻居闲话家常”。

莎士比亚的戏剧也为那个时代女性友谊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证据,《皆大欢喜》中的西莉亚和罗莎琳德,《仲夏夜之梦》中的赫米娅和海伦娜,《威尼斯商人》中的鲍西娅和尼莉莎,《冬天的故事》中的赫米温妮皇后和朋友宝琳娜……无论是出身宫廷贵族的女性,还是来自酒馆或乡下的下层女性,莎士比亚不仅确认了女性朋友的存在,还通过两个女人的合作来推动情节演进,迎来欢乐的大结局。《莎士比亚传》作者彼得·阿克罗伊德指出,莎士比亚对女性友谊的了解,很可能是从他母亲与他的姨妈的交往谈话中获得,他童年居住的小镇斯特拉特福德,是一个家庭妇女依靠邻居进行日常商业往来和相互支持的地方。

在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,社会底层女性不允许独自生活,1562年的《议会法案》和《工匠法案》,要求未婚女性要么服役,要么被送进监狱,于是,十几岁的女孩结婚前通常要在贵族家庭里服务四年,相同的处境与地位让她们彼此支持、陪伴,艰难度日中的交谈是她们发展友谊的支柱。

从17世纪开始,拿笔写作的英国女性越来越多,男性作品中缺乏的两个主题开始出现,一个是作为母亲的女性,另一个就是作为朋友的女性。“我不是你的,而是你”,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,她们也能共享一个灵魂。

肩并肩的女性友谊

在战争动乱中形成的友谊是人类所经历的最牢固的联系纽带之一,玛丽莲·亚隆认为这对女人也不例外,政治原因可以成为友谊的催化剂。

在十八世纪的美国,有一批愿意为共和政体的建立做出贡献的“爱国女性”,她们抵制进口茶叶、抗议英国税收,还为军事防御筹集资金。在这个过程中,志同道合的女性主要通过书信联系,偶尔造访彼此的寓所,鼓励彼此成为“爱国与自由的理想模范”。例如出身政治世家的作家默茜·沃伦和历史学家凯瑟琳·麦考利最初就是为了支持爱国人士而建立了友谊,通过书信交流思想近二十年。华伦认为,政治不仅与男人有关也和女性相关,她在写给凯瑟琳的书信中说,“当这些观察是公正的,并且对心灵和品格怀有敬意时,无论是从女性的唇齿间流淌出来,夹在私人友谊的轻柔低语中,还是在参议院里由另一个性别的人大胆地说出来,都无关紧要。”

由于默茜生活在美国,凯瑟琳生活在英国,隔着大西洋的两个人仅在1785年前后有过一次见面交流的机会,更多的是通过书信保持着亲密的友谊。玛丽莲·亚隆不禁联想起当下网络友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——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,两个人真的能成为朋友吗?“如果友谊的标志是感情和思想不断地交流,加上相互同情和尊重,那么凯瑟琳和默茜的友谊确实是真正的友谊。”

19世纪美国的工业革命重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中产阶级女性也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,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堂或参加活动,在共同交往中建立了友谊。她们自发成立了许多教会团体,为孤儿、穷人和未婚妈妈提供服务和帮助。这些团体迅速发展壮大成熟,她们按照“男性的议事规则”行事,不免引发了男性的担心——“一群女性竟然在没有男性监督的情况下做出各种组织决策”。玛丽莲·亚隆分析认为,大量女性走出家门、全力以赴地参加这些活动,并非对权力的渴望,真正原因是这些团体所提供的社交慰藉,让女性的友谊进入更广阔的世界。

在过去,出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的考虑而缔结的婚姻里,女人想从婚姻中得到陪伴的合理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,女人之间友谊就显得至关重要,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,讨论家庭事务甚至政治观点。

美国历史上女权运动领袖伊丽莎白·斯坦顿与苏珊·安东尼的友谊,至今为人传颂。单身的安东尼,与作为七个孩子母亲的斯坦顿,尽管生活环境不同,性格脾气也不同,但在反奴隶制、禁酒、主张女性权利方面的公共兴趣,让她们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。忠于婚姻与家庭的斯坦顿,在谈到女伴苏珊·安东尼时说,“我们完全是一个整体,在我们所有的交往中,永远肩并肩站在同一个平台上,从来没有嫉妒的感觉”,即便有意见分歧、激烈争论,但是“互不理睬的时间从未超过一个小时”。这段非凡的友谊超越了她们所属的那个时代,已经不再局限于“友谊的轻声细语”中,而是肩并肩地面向公众,将亚里士多德的友谊理想——一种公民美德——提升到将女性纳入国家舞台的高度。

姐妹情谊

19世纪英美文化鼓励女性写作,书信文字中记录下了女性对于友情的看法,以及她们在婚姻中为友情争取空间而付出的努力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·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,写诗给将要结婚的女友:“我们悲伤地分开,因为责任/我的朋友,不久就会成为一位幸福的妻子”。当时的社会,相信女性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存在友情,“至少在合适的丈夫出现之前可以如此”。

结婚后的女性,往往由于繁琐的家庭事务而忽视了这段情谊,甚至遭遇丈夫的干涉。《简·爱》的作者夏洛蒂·勃朗特在寄宿学校时就与埃伦建立了浪漫的友谊,38岁时嫁给了可以让父亲“晚年有个好帮手”的牧师尼克尔斯。勃朗特在婚后写给埃伦的信中,除了对友人的深情、对文学的见解,还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抱怨、无法摆脱的烦恼。突然某一天,勃朗特在信中提及她的丈夫看到这封“太率性”的信,认为“非常危险”,他建议埃伦看过信之后就烧掉,不然就“不能再通信了”,或者他要当“书信审查官”。埃伦不得不承诺看完信后就烧掉,但并未真正做到,于是才有了后来我们能够看到的夏洛蒂·勃朗特书信。

“婚姻是友谊的葬礼”“婚姻是女性友谊的禁令”“婚姻妨碍了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的两件事……友谊和学习”,女性所经历的婚姻与友谊之间充满了敌意。即便是在当今的流行文化中,小说《BJ单身日记》和美剧《老友记》也在讲述婚姻对珍贵的女性友谊的破坏。

受婚姻伤害的女性友谊,伴随着女权主义的浪潮,其价值一路上涨,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,“姐妹情谊”成了女性友谊的代名词,意味着所有女性,无论有无血缘关系,都应该像对待姐妹那样,以爱和忠诚对待彼此。于是,当男孩与女孩约会,而使她取消与闺蜜的约定,这在政治上已不再正确;已婚的女人可以让丈夫在家看孩子,自己跟朋友去听摇滚演唱会。

女权运动对女性友情的影响重大,在过去,女性朋友被认为在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中处于配角的地位,现在,她们在人际关系的版图上被标上了明确的位置。但女权主义所提倡的“姐妹情谊”由于忽视了社会阶层、种族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平等问题,这种人际关系仍然存在冲突。

如今,女性之间的友谊虽然不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具有政治光环,但它已然成为女性意识中的一股积极力量。“褪去了激进的、反男性的立场色彩,如今的姐妹情谊可能比五十年前更受欢迎,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变得更加强大”。(曲鹏)

原标题:不是塑料花,也不是宫斗剧 女性的友谊地久天长

来源: 齐鲁晚报

相关推荐

《洗冤录》从水火不容到欢喜冤家,邹子龙配不上杨丹凤的满腔痴情

缘分来得早还是来得晚,都没有关系,只要遇见的人是对的,心动的那一刻,就是最美好的时光。邹子龙与杨丹凤明明自幼相识,青梅竹马,却偏偏成为了相看两厌的冤家。也许,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想到,他们竟然会在长大之后...

《洗冤录2》:造假的矛头,指向错误的推论,怎可据此结案?

老话说,冤冤相报何时了,往事如风知多少,群情激昂的报复,与立身正名的反抗,就如东风压倒西风,迟早都会见分晓。《洗冤录2》里的紫霞郡主,荣享尊贵不可冒犯,与宋慈结下深仇大恨,不应说理所应当,却全在于体恤...

TVB印象深刻角色,《洗冤录2》阮玉宝,从“绿茶女”到“斩头鬼”

松山县村民眼中的阮玉宝,是个美貌与才德兼备的可人儿,她是本地一家大酒楼老板的女儿,生的粉面桃腮,楚楚动人。阮玉宝的娘其实是二房,当年,这个泼辣刁蛮的女人用尽手段,逼着阮老板将大房夫人和大女儿阮玉珠赶出...

TVB印象深刻角色,《洗冤录2》白如梦,真正纯洁无垢的好女子

白如梦人如其名,貌美可人,如梦如幻。她自小命苦,无依无靠,被卖进国色天香楼,从此,白如梦的命运就被定格于此,成为了国色天香楼的头牌,每天陪不同男人喝酒开心,面上笑颜如花,心里默默垂泪。白如梦非常羡慕身...

《洗冤录2》:阮玉珠&宋慈,天涯海角,心中存爱,终会再相见

你好,我是相杨原创作品,抄袭必究!很多人都说,续集通常没有第一部好,但总有一些剧集是例外,比如《义海豪情》,比如《洗冤录2》。和第一部相比,《洗冤录2》的故事更加丰满,剧中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,而人物的...

《洗冤录第二部》:自认天衣无缝,其实破绽百出,假的真不了

感触良多于《洗冤录第二部》第16集和17集的剧情,阮玉宝因财迷心窍犯下的命案,有了尘埃落定的时刻。从阮玉宝身上,其实可以看到关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,她的娘从小都在向她灌输不正确的观念,在嫁人选婿上,她...

《洗冤录第二部》:心不正,剑则邪,沉得住气,真相定会浮出水面

《洗冤录》已经看了一大半,从第一部跳跃到第二部,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转换适应,尤其在续集里,宋慈因受到失去妻儿的双重打击,与上一部的乐天性格岔开天壤之别。一副苦大仇深,也会让人神经紧绷,欧阳震华充满福气的...

共五部,让你心动一刻,必看爱情片单精选。

接下来的这五部是可以让我们心动一刻的必看爱情片单。NO.1《BJ单身日记》话说女主角是一位32岁的单身女性,她常常用日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,也在表现着自己对于真爱的渴望。提出她与她的上司之间有过一段难忘...

蕾妮·齐薇格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,致敬朱迪·嘉兰

新京报讯(记者李妍)凭借电影《朱迪》,蕾妮·齐薇格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。蕾妮·齐薇格曾凭借《BJ单身日记》《芝加哥》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,凭借《冷山》获最佳女配角奖。《朱迪》讲述...

男人女人最应该看的七大性感电影(男人必看的电影十名)

《西北偏北》(NorthbyNorthwest)加里·格兰特和爱娃·玛丽·森特在一辆火车上相爱了。注意片中爱娃对香烟和火柴的使用,你不认为那相当有诱惑力吗?《汤姆·琼斯》(Tomjones)这部...

影史最醉人的一百句表白(影史最醉人的一百句表白诗句)

昨天推荐了一款重口的视频,让你们见吓了。今天来点温情的。有史以来最醉人的一款视频。这款视频来自美国混剪达人MatthewBelinkie,他从285部好莱坞爱情片中,挑选出其中100种片中主角表达“...

女性的友谊地久天长(女性之间的友谊可以多深)

作者:曲鹏八卦、虚伪、争风吃醋,无数宫斗剧塑造了人们关于女性友谊的刻板印象,让人不禁怀疑女人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。而在历史文献中,在文字被男性掌控的时代里,人们也难以看到记录女性友谊的文字。直到女性...

惨不忍睹!为了拍电影,把身材豁出去了

ChristianBale:《蝙蝠侠前传》(2005)/《机械师》(2004)不得不说,贝尔真的是在用生命拍戏,豁出去了。2003年,贝尔接拍了《机械师》,在戏中,角色要求“看上去好像一年都...

这届金球奖有点儿标新立异《1917》成为最大赢家

北京日报《1917》反映一战时期的士兵故事,全片“一镜到底”,令人惊叹。夺奖大热门《爱尔兰人》《婚姻故事》遭遇惨败,最神秘的《1917》成为最大赢家。北京时间1月6日,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各大奖...

《时空恋旅人》(时空恋旅人讲的什么故事)

《时空恋旅人》新年派对的第二天,蒂姆从宿醉中苏醒过来,一脸沮丧,未曾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被彻底改变。看似平凡无奇的老爸告诉他一个秘密:"咱家的男人能够穿越时空"。凭借这个能力他可以回到...